盐雕的发展经历了原盐的粗糙到精细、从传统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华丽转身,从兴起到成型再到突破发展,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,发展之快让人咋舌。但在邱海军看来,盐雕只是海盐文化传播的载体,盐雕的背后还隐藏着无棣发展文化旅游的深层期望。
无棣县委常委、副县长荆晓玲介绍,目前无棣县正在推进“山海古邑,儒风无棣”的旅游开发进程,积极打造盐业2日游,其中无棣盐雕和盐业文化产业园在其中起到引领作用。
目前,无棣县正在建设海盐文化产业园,占地56亩,建筑面积1.07万平方米,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。该产业园是一个以盐为主题的产业区,是盐文化产业的集结地,将作为无棣县发展特色旅游的核心基地,发挥引领带头作用。“我们未来的规划是把海盐文化产业园打造成集观光、休闲、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,把制盐工艺和历史、民俗等传统文化深度融合,让游客更好地了解盐业文化的历史,并通过对盐产品的使用,真实体验盐业文化。”邱海军说。
据了解,海盐文化产业园建成后将向游客开放7座场馆:一是文化体验馆,以盐的历史文化展进行体验;二是盐浴体验馆,盐浴具有康体效能,能治疗类风湿等疾病;三是漂浮体验馆,让人享受到死海漂浮的悠闲;四是盐泥浴体验馆,可以让游客的皮肤吸取盐泥的矿物质养分;五是温泉浴体验馆,能使人享受到2000米以下温泉水的热敷洗浴;六是文化产品的购置体验馆;七是宾馆休闲体验馆。
此外,无棣县还将开发盐田观光游产品,以盐场为载体,结合海盐文化产业基地,打造集盐田养殖观光、垂钓休闲、海鲜餐饮、工艺品加工等于一体的生态工业游,让游客了解海盐的生产工艺,体验海参、对虾等海产品的孵化和养殖;在盐池内坐游艇观光,看海上日出;在卤库水库餐厅品尝海鲜,享受盐场的自然魅力。
在积极做大盐文化产业的同时,无棣县还在其他多个文化领域探索发展途径。荆晓玲表示,无棣县拥有世界最大贝壳堤,正在开发贝雕等旅游产品,山东海瓷产业集团开发生产的贝雕工艺品驰名中外,海瓷艺术品作为外交国礼走出国门,该集团也成功入选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,海瓷产品入选“到山东不可不买的100种商品”。此外,无棣县的传统苇帘产业,产品出口日本、韩国和东南亚地区,每年出口创汇过亿元,目前正在进行整合提升,成立“真味堂”公司,引领文化产品的商业化开发。
在文化旅游方面,无棣县深入挖掘“明清山东六大仕宦家族”之一的无棣吴氏家族文化,着力实施了吴氏文化“三个一”工程,出版了《吴氏家族故事集》,由著名艺术家刘兰芳团队创作的评书《红顶清风》在中央广播电台等80余家全国知名电台播出,由著名编剧史航创作的电视剧《家风》已完成前15集创作,今年启动拍摄制作。
“我们正在围绕‘山海古邑·儒风无棣’定位,促进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,构筑‘南部古城人文、北部贝壳堤岛、中部桑海碣石、东部黄河湿地’四大景区建设和连接景区的主干道路‘四区一环’旅游大格局,全力打造‘登泰山必看贝壳堤岛,拜圣人须知吴氏家训’的旅游品牌。”荆晓玲说。
主办单位:无棣县晟兴盐业有限公司 地址: 山东省无棣县海丰九路中心大街无棣盐业院内 邮政编码:251999
电话:13645433618、0543-6681567 邮箱:wdhfjt@163.com19898
Copyright© 2016 版权所有 鲁ICP备13025781号-1
鲁公网安备 37162302000028号
扫描二维码
马上进店购买